0

  你的購物清單

查看明細   前往結帳
  會員登入    

桂花老烏龍

nt: 0 元 / rmb: 0 元


品名 : 桂花老烏龍
年份 : 1990前後2年
茶區 : 阿里山茶區 太和村 海拔約 1300 公尺

淺談 臺灣桂花烏龍茶
最初創造桂花烏龍茶的產地 就是 名間松柏嶺 一帶的業者 .
這是臺灣烏龍茶最初打響名號的產地 .
從民國40-50年代 臺灣民間的製茶技術也是以此處為首 . 後來再陸續開發的茶區 (南投 --> 阿里山 --> ....)其製茶技術與技術人員的研學 . 也都直接或間接從此拓展 . 當然後來官方的茶改所也常開課研討製茶技術與茶園管理 ... 等 .

而真正的 " 桂花烏龍 " 是 把 桂花 與 茶葉 一起焙火
在1-20年以前常是與老茶褡配 . 這是因為要把過期的陳茶焙成熟茶時再特別添加上此天然香料 .
一般而言這陳茶不會是廉價與質劣茶品 . 因為這不附成本更別說要多此一舉來增加其價值 .
反過來說 老的桂花烏龍茶 . 多數都是當時的沒全賣完的好茶 .
或許有人會認為 : 如果是好茶那會賣不掉 ... 其實業者也常會在無意間留下一些好茶 .
最常遇到的情況是 : 看好此茶而進了太大量 . 當季還沒全賣完 . 新一季的新茶又上市了 . 只好把上一季的茶業冷落在一邊 . 相信所有的臺灣老茶 95 % 都是如此產生 .

單獨的 桂花 也可以做成焙成 桂花茶 .

老的桂花烏龍茶滋味甚佳 . 嘗過的茶友幾乎無一不讚賞與驚豔 .

名間鄉松柏嶺 出品的茶葉 又名 松柏長青茶 .
是臺灣最早開發的茶區之一 . 多數茶商茶農都是世代傳承 .
其製茶與焙茶技術堪稱全臺頂尖.
名間鄉也盛產桂花 . 其中有一區種植已過百年的 " 桂花森林 " . 在網路上很被推荐是到名間鄉旅遊的著名景點 . 老版娘名喚 : 碧惠 . 18年前老婆未嫁入門時在名間賣茶彼此就很認識 . 與大姐情如姐妹 . 其性格堅毅勤奮 . 很年青時就一肩扛起整個夫家的生計重擔 .
桂花一年兩採 . 樹大花小 . 很沒重量 . 採收的時節又僅短短幾周而已 . 我在猜想 : 如果採收期再遇下大雨 . 想必花落的速度一定是比掉眼淚還快 .
所幸 桂花 的價格比一般名間茶要高出甚多 .

此茶距今陳期 20 - 23年 .
是大阿里山茶區中的太和茶區 (海拔 1200- 1400公尺)烏龍茶 .
在約 16-18 年前再加入桂花焙成桂花烏龍 .
2010年 1-2月再次復焙 .

關於臺灣老茶 . 是約從 2002 年開始產生興趣 .
此桂花烏龍茶卻是在今年大姐復焙時.初次接觸 . 當時相當驚豔缺也有所不解 ... 何來的花香 ? 一再追問下終於瞭解桂花烏龍的緣由 . 也更深入的瞭解臺灣老茶 當中的學問 .

上圖中有些細花瓣就是桂花 .
從泡開的茶乾可以看出 . 至今葉梗依然壯碩 . 這是手採的高山烏龍必須有的特色 .
茶葉的顏色已呈褐綠色 . 但泡出的茶湯依然是翠綠色 .
泡開後的茶乾能充分舒張表示沒有烘焙過度 .

臺灣如果重烘焙會成為熟茶 . 而 熟茶 與 老茶之間的差異性 . 須要有相當的經驗方能辨識 .

近年來的 臺灣老茶 有兩大趨勢 .
1. 是自然陳放 不經烘焙 . 這樣的茶在年代上最好辨識 . 特色是 :茶湯甜柔 . 茶香在隱約中略帶陳韻 . 或又有清淡的果香 . 沖泡多回茶湯依舊甜柔 . 缺點是 茶氣較弱 . 層次感平順 .
2. 是經過烘焙 . 這在過去是最普遍處理老茶的方式 . 也是考驗各家各戶焙茶的功夫 . 其中烘焙的時間又有不同 .
逐年或隔(1-2)年就復焙一次 .
也有強調一次焙到底 ( 7-8 分熟) 如此以後就不必再焙 .
而這焙火的功夫 又各有心法 . 這點很難簡單說明 . 並且在未經同意下還須在網路上有所保留才好 ...


問答集 :-

請先登入會員才能詢問
copy

 TEL : 886 - 05 - 222 -3817

  600嘉義市東區成仁街148號

 TEL : 886 - 05 - 228 -4886

 TEL : 886 - 05 - 225 -5190

Mail : lin.a146@msa.hinet.net

營業時間 : 早9:00 ~ 晚6:30(一到六) 星期日休息

秀林茶莊 ©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