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正岩水仙
山場:獅子峰 武夷山36峰之一
年代:2019
茶種:水仙
包裝:100克與250克 兩款
製程:堅持傳統製程,焙三道火
所謂「一采二倒青,三搖四圍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撿梗,九復十篩分。」
即:採摘、倒青(也叫曬青,雨天則烘)、晾青、做青(搖青與做手,反覆多次)、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初焙(即毛火,俗稱「走水焙」)、揚簸、晾索(攤放)、揀剔、復焙(足火)、燉火、團包、補火、毛茶裝箱、精製分篩、歸堆等近二十道工序。
備註:從唐代文史上記載了武夷山岩茶開始,一直為歷代之貢茶。
經過千百年的繁衍變異細分種類已達二百餘。當今則以 肉桂,水仙,大紅袍而最大分類。
若以茶質特色來說有所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至於「大紅袍」在現今為了不令普羅大眾因搞不清繁多岩茶種類名稱而迷惑反感,現幾成了所有岩茶除了以上「肉桂與水仙」之外的通稱。
今年試了近二十種武夷岩茶,茶區徧及諸多正岩山場,半岩,高山,茶種有肉桂,水仙,百瑞香,金牡丹,鐵羅漢⋯
其中正岩山場都以馬頭岩附近為多,因為這裡是茶農的祖傳土地,其親戚朋友的山場,則多在附近的虎嘯岩及獅子峰。
雖然茶樣很多,在經過三周來幾十次的鑑賞,以品質最優先,性價比稍考慮的條件下,目前只選了二款,正岩的獅子峰水仙(這已小部分回台),與正岩的虎嘯岩肉桂(目前正要進行第三道燉火)。之後則考慮多挑一款馬頭岩鐡羅漢。
喝茶要下肚,總要堅持品質為重,不求多樣而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