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9
秀林茶莊
0

  你的購物清單

查看明細   前往結帳
  會員登入    

探討廠版水平的特徵-談壼說茶

壺友問到鐵版蓋的問題 ...


此次的緣起是壺友問到水平壺鐵版蓋的問題 ...
以此延伸而探究出許多特徵上的辨識要點 . 這也證明了一點 " 鐘是不敲不響 "  .
原本關於水平壺的探討我是不太願意多說 . 因為所有玩家都知道早期水平壺的水很深 . 常摸不到底又常讓玩賞其中的人嗆鼻吃水 .
對此 . 每個玩家不管認識的對錯與深淺都各有事實接觸的經驗與體誤 . 而這都是每位玩家用金錢時間與感情投注的事 . 所以當要就此論述這其中的內容常會是順了公婆逆了嫂意 .
但既然玩家一再問及 . 自己又經手一些總也要說出個所知與其然 . 否則也真不能給個交代  . 所以就有了以下陸續幾篇說明 ...
  
就小弟所知
標準水平壺的做工約在 50-60 年代以前是沒固定的模具  .
有固定的模具是成立一廠開始 .
最初用石膏模一直持續到現在 . 而 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量生產外銷水平壺時才開始改用鐵板模  . 這是一個很大的鐵模約磚塊大 .
陶手把要做壺蓋的泥片壓入鐵模固定尺寸後再將之敲出並且修整 . 因為這工序所以又稱之 " 鐵模敲蓋 " .
這工法一直持續到 80"初中期 . 綠標早半段的水平壺都還是這種成型 . 如果有這時期水平壺的壺友可比對看看不論是 標準壺 或 芭樂 或 小五型 包括同時是 70末開始的內紫外紅的水平壺系列 . 當時同款的壺每一把都是同一個模式弧度甚至尺寸也很相近 . 這種做法雖比全手工快些 . 卻比之後的石模擋胚慢很多 ....


-----[ 70年代 6 杯 紅土水平 ]
展開圖片 收合圖片回上一頁

ps . 上下兩圖 . 同樣的壺拍照造成的色差 . 以下圖的色澤較準
  • 70中末同期的清水泥 6 杯水平




特徵如下 : 文革清水泥  (廠版小紅泥) . 鐵版蓋+ 短牆  . 蓋內 : 無款 -> 名字款-> 工號 (石膏模長牆) .  底款 : 中國宜興 ->荊溪惠孟臣(窄長體)
容量 :  1 . 2 4 .6 .8 杯 .

 

另外 . 一般鐵模敲蓋壺牆都不會太高也就是矮牆 .
70末小紅泥 80"初內紫外紅 80"初年糕土 的水平壺 都有此特色

大家所熟悉的  紅土 6 杯請飲中國烏龍茶  也正是這個尺寸 . 也有如此特色  

成型法中有所謂 燙胚 (石膏模擋胚)成型 此成型法 .從一廠成立不久就一直使用 ... 70-80有 鐵模敲蓋 也有檔胚成型 . 這 檔胚成型 在 80"中以後成為廠板壺的常態 .  並且這樣的壺其蓋牆是後接的一般都比較長 . 鐵模敲蓋則都是短牆否則很難敲下來 ... 也就是說 : 標準的長牆水平壺 . 其年代是從 60年代一直縱貫到 90年代 ... 過去廠裡做這種檔胚水平壺的陶手平均一天可做 10 把以上 . 是屬於大量生產的商品 .
而廠裡使用燙胚的壺蓋一般弧度都不明顯這是特徵 . 因為不是專門因應外銷的訂單 . 所以做工都很簡化 . 以量產快速為上 .

壺友應該都有印象 ...
文革許多大壺 ( 1966-1976)也都是燙胚成型 . 可知燙胚 (石膏模靠模成型)從建廠 ( 1958 )不久以後就有使用 .
所以要判斷一把商品壺 (特別是水平壺)的年代 . 可先從壺蓋的成型判斷起 . 再搭配 泥料 壺型 與 窯燒氣氛 .

只要仔細觀察 廠版標準壺的壺底  . 都會發現壺底不會出現所謂竹片刮底 .... 也就是從壺底的中間刮出如放射型的痕跡 .
廠版標準壺的壺底 都是用抹布沾水 (隨便)快速抹去殘泥碎片 . 所以觀察壺底

  0 則回應



請先登入會員才能回應

 TEL : 886 - 05 - 222 -3817

  600嘉義市東區成仁街148號

 TEL : 886 - 05 - 228 -4886

 TEL : 886 - 05 - 225 -5190

Mail : lin.a146@msa.hinet.net

營業時間 : 早9:00 ~ 晚6:30(一到六) 星期日休息

秀林茶莊 ©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