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馬頭岩肉桂
茶種 : 岩茶第一名種 肉桂
年代 : 2017
茶區 : 馬頭岩 (三坑二澗之悟源澗旁)正前方當地稱 : 油田 . 今年6名金獎之一既是此旁邊百公尺的鴨母籠 .
焙火 : 傳統三次各10-18小時. 炭火焙約 80度 . 焙一次停一個月再焙 .
包裝 : 100公克一包
備註 : 手提回台 25市斤 150 小包
武夷岩茶是烏龍茶之始祖也是絕對的茶中王者 . 臺灣烏龍茶也是在清末由此引進栽種 .
一年一採只採春茶 . 全套製程由清明時節採茶製茶焙茶...直到中秋節才上市銷售 . 費時 4-6個月 .
經此製程十斤鮮葉方成一斤岩茶 .
簡單介紹所謂 :
正岩 ... 範圍以風景管制區內岩壁旁土壤以岩石碎沙為主的茶園所產的岩茶 . 陸羽茶經載明此土為最上 . 事實證明亦如是 .
半岩 ... 則是指離岩壁稍遠 , 土壤半岩半土的茶園所產的茶 .
洲茶 ... 則指原為水田,果園與河洲之地, 土壤皆黃土或紅土所種的茶園所產的茶 .
外山 ... 指 武夷山外的茶園混入充當岩茶者
此中茶質與價格差異甚大甚大 . 唯老話一句 : 對的一個樣 , 錯的千百樣 . 把對的熟悉了. 一遇到錯的就立馬能知道 . 故學習不須多去了解百千種錯的資料 .
茶質濃而溫 . 也因長時間的發酵與覆焙故飲之不傷胃 . 甚多研究更證明有護胃之效 .
今年武夷山銀獎馬頭岩-大紅袍。質厚水潤,香韻十足,每一泡茶,各有變化。最初焙火香領軍 . 第二泡之後完美混和樹種香與節氣香 山場特質香..等 , 每一泡茶或是花香領頭或是果香或是木質香 . 有蘭韻 有蜜香 ... 而且茶湯層次豐富既便十泡後仍是香蘊迷人 , 迴盪無窮 . 自感堪稱:道功茶。靜心細品覺道有功。
老茶界前輩常對我說:好東西與好茶是會自己找主人的⋯ 不是有錢有勢的人就能得到...。對此從業近二十年來深有所感。
這款茶也是如此,前二天在參觀茶博會之餘,被一位很誠懇樸實的年輕人盛情邀請去他們的茶廠品茶。因有二天在瑞泉的學習與過去長年的品茶經驗,對岩茶已有基本認識,在當時也有想幫年輕人打氣的心態,就當場買了他們說今年參賽的二款岩茶。一款金牡丹做的大紅袍與馬頭岩山場做的肉桂。
就在回台前一天終賽公告得奬者,他們竟然真的雙雙得大獎,肉桂得金獎,大紅袍得銀獎。(瑞泉是得大紅袍金獎,水仙銀獎)在替他們高興與恭賀之餘又向他們要求多買10斤大紅袍並請他們徹夜於深夜11:30拿來天心寺,他們很樂意的表示當我們是良師益友,還特別將獎杯奬牌獎狀拿來讓我們在車燈前拍照留念。
今天(2018年元月4日) 終於把馬頭岩肉桂帶回家了,顧不得其他因出國延宕 4-5天的工作,立馬開泡享受一下這充滿山谷氣韻,柔稠帶勁,層次鮮明,飽滿濃郁,綿長輕幽;一剎那就足以掠奪了煩悶,唯留一縷甘醇與清心的好茶。也是整個武夷山正岩前五名的好茶茶區,每年都有金獎茶出於此地。(圖像上的岩壁就是:馬頭岩,前面的茶園叫:油田。正是此茶的產地。
這次跨年尋寶,收獲滿滿。還得了900年宋瓷的光采加持,也自喜能見到歷史在文化創意下重現,讓新人與古物零距離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