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三片枯葉盞
尺寸:高 5公分,直徑 15 公分
年代:近代
釉料:黑釉
窯燒:氧化燒
備註:
古玩店收到後由陳老師復燒 600度。盞口有圓潤的卷唇處理相當細緻。
枯葉盞的製作方法:先將天然樹葉浸水腐蝕後留存葉脈,或直接將枯葉貼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再上透明釉經高溫燒制而成。成品盞上樹葉的形狀、葉脈清晰可見。
注入茶湯,水波輕盪,光影交錯,意境幽幽,枯葉漂浮,葉影逼真,匠心獨具,充分展現當時獨特的哲思美學。
所謂 :宋有萬千盞,枯葉生無雙 。
吉州窯:古窯址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東南隅,濱臨贛江,淺山叢林綿亙數十里,附近青原“雞岡嶺”藏有豐富的瓷土。在豐富的原料和燃料,加上水路交通極為便利的條件下,造就陶瓷產業與藝術發展的良好條件。 創燒於唐代晚期,經五代、北宋,鼎盛於南宋,至元末終燒,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 。
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 非但受到國內文人茶客的欣賞也廣受日韓各國喜愛, 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窯的珍貴作品。1976年在韓國新安海域發現一艘開往朝鮮、日本的中國元代沉船,從中打撈出1.5萬餘件中國的古陶瓷,不少屬吉州窯燒製。 韓國中央博物館陳列的42件吉州窯瓷器被視為稀世珍品。 英國博物館所藏的吉州窯產鳳首白瓷瓶堪稱瓷中尤物,木葉天目盞則被列為國寶。
新中國在 1982年成立了“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廠”後,吉州窯的名貴產品逐步得到恢復,有的仿古瓷、陳設瓷相繼進入了美、英、法、日等國。現任所長胡名標先生即是汝寺窯陳老師在景德鎮陶瓷美術學院的學弟。兩人私下頗有交流。
宋代吉州窯獨創的黑釉產品,種類繁多,變幻無窮,有木葉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繪、黑釉灑彩和素天目等等。 其中最具藝術魅力與代表性的就是木葉天目。
黑釉盞中定格於流光歲月的枯葉,清晰的脈絡與曲張的烙痕含藏無限想像,是孤寂的生滅或刹那的永恆?生命的故事在一盞清茗中,全憑詩人騷客、道人禪師內心觸動。
吉州窯所在的吉安郷永安鎮,在宋代因陶瓷業的興盛被譽為「天下三鎮」之一。在當地古窯址的挖掘考古過程中至今共發現二十幾處,而所出土的殘片中,枯葉盞殘片只出現在青原山東南側一處。推測在當時可能專門為特定族群所燒製。
在唐宋時期,吉州青原山本是佛門勝地 , 縣志所載初唐有一「龍度寺 ,」附近有一「本覺寺塔」現為江西省重點保護古蹟 , 另一「慧燈寺」建於西元 902年 。考古學家在考究出土文物中曾發現留有 「本覺寺」的一對瓶子,並有「吉」「慧」「太平」「本覺」字樣的殘片。
再推至唐代六祖惠能大師座下得法五大弟子之一青原行思禪師,即是吉州安城人。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時年七十六歲的六祖慧能,對行思說:"從上衣法雙行,師資遞授。以衣表信,法乃印心。(達摩初祖東渡傳法,以世尊所傳衣鉢為得法信物)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來,遭此多難,況乎後代,爭競必多。衣即留鎮山門。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行思即回到吉安 青原山 浄居寺,開法化眾。世稱青原行思。弘法數十載於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二月十三日,跏趺而逝,世壽七十。
此外,公案中極出名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的青原唯信禪師,亦是駐錫弘法於吉州。
「指月錄」載:
六祖下第十四世,吉州青原惟信禪師。
上堂。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