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中阿里山瑞里老烏龍

稀珍老烏龍上架-意詢

品名 : 90年代瑞里老烏龍
毛料:嫩採芽葉
茶區:瑞里太和茶區(海拔1200米上下)
外型:初期球狀(近半球)泡後可展開
年代 : 1995年前後3年
香氣 : 果香,無焙火味
焙火:炭焙+電焙
湯色 : 琥珀色
滋味 : 微酸 . 甜柔
備註 :

老業者在1995年向瑞里老家的兄長與姪子收購前幾年未售罄的庫存茶(早期高山茶都是因為當季沒賣完,再焙火成熟茶販售。)

在1998年第一次接觸並品飲,感覺火味尚重,僅購入幾斤觀察。
2001年,再次翻出品鑒,發現火味已退5-6成,茶湯轉甜,極耐泡,並發現毛料水準極佳,皆是嫩採之 細芽 細葉 細梗,推測是新叢。於是問了老業者是否還有此茶,並全部收入,共約150台斤,皆是大布球裝。

今年再飲,口感甚佳,口腔留香,身體微熱,臉微紅,耐泡十餘沖。

台灣老茶的相關資料 . 請參考末學發表於 茶藝43期 .... 漫談台灣老茶
http://showlin146.com

吟風邀月私藏歲月- 漫談臺灣老茶-發表於茶藝43期

吟風邀月 . 私藏歲月- 淺談臺灣老茶
作者:lin146於2012/10/21 下午 05:34:00發表

台灣老茶在 2007年以前一直沒受到市場上的重視 . 主因是臺茶給與人的印象與特色在因特殊的地理氣候與高超製茶技術所產的茶質皆呈現出 甜柔 . 香醇 . 幽雅的滋味 . 而過季與跨年份的茶這些特色皆已漸趨消減 . 或被認為是品質不佳滯銷的劣質茶 ( 如春茶賣到冬季 ) . 所以陳年臺茶一直不是檯面上被重視的茶品 .
其實臺灣老茶質量之佳絲毫不遜普洱茶等其他茶品 . 因為處於世界最佳茶產區 . 北回歸線之上 . 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極適合茶葉生長 . 並且高山林立整個土地有 7成面積屬於丘陵與高山 . 讓溫帶的臺灣也有寒帶的氣候 . 在一山一谷間皆是水氣與雲霧聚會之處 . 日照被晨昏時的雲霧柔化了光線更為臺茶加分 . 成就出香甜柔順質厚甘醇的台茶風格 .
在2007年以前 . 只有少數人特別是有收藏嗜好者對此還寄以期待並少量收藏觀察轉化 . 更少數的茶人則視存老茶為保留時光與記憶的滋味. 這類如詩人騷客的茶人在喝老茶時總會懷著對歲月的感念與尊重 . 藉由入口的老韻牽引出品飲一段過往風月 . 特別是得遇一款轉化趨純的上等老茶 … 若用孔子的"溫良恭謙讓"來注解與形容此世間的真性情 . 那開啟許多人心中這份心門的鑰匙或許就會由這一杯老茶牽動起 .
...
尋找老茶 . 說簡單很簡單 . 說難也很難 . 總須以對又懂的心態 . 找對又懂的人 . 自然容易找得到對又好的茶.
與玩壺一樣 . 要先釐清基本架構 . 先入對門再求精進 . 當遇到一家主觀偏頗的洗腦說詞要懂得辨識與遠離 . 若是垃圾資料則少聽不信為妙 .
至於個人所得到的資料與瞭解分享如下 ...
臺灣老茶大略區分以下幾點
1. 外銷茶 ( 北茶為代表 )
臺灣產茶的歷史最早起於清中 . 但開始廣泛栽種在十九世紀日據時代 . 光復後政府第一次大力推廣茶產業是以銷往海外作為賺取外匯為目的 . 內銷的部份不多主產區在中部南投縣鹿谷與名間兩鄉 .
當時外銷以生產綠茶與紅茶為主 . 茶區主要分布在中臺灣苗栗以北包括桃園 新竹 台北 . 茶園基地絕多數在海拔500公尺以下 . 外銷價一公斤不及 1塊美元 . 後來仍因為不敵其他國家更低價的競爭 . 終於在民國60年代 (西元 1970前後) 全面失去海外市場 . 當時留下許多賣不出的茶品 . 現在俗稱為 " 北茶(北仔茶) " 這類的老茶年代距今都有 50年前後的陳期 . 若欲選購需留意保存的狀況 . 倉儲狀況好這類老茶已轉藥韻 . 不好的則有類似入港倉普洱的感覺 . 不過因生長於低海拔 . 當時管理重點在大量生產與成本控制以取得銷售之差價也就是利潤為主要考量 . 所以茶質表現只在一般水準 . 其茶葉外型多呈現為直條輕揉撚狀 .
民國 40-50年代在台北桃竹苗也生產一些高檔的內銷茶 . 如木柵鐵關音 . 包種茶與白毫烏龍 珠東方美人) . 若得遇保留至今皆是極難得的好茶 .


2. 內銷茶 ( 高山茶為代表 )
民國64年以後臺灣茶產業由外銷市場轉為內銷 . 除了北部的包種茶與白毫烏龍外就以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最受消費者歡迎 . 此期間臺灣經濟發展主軸成功的由農業轉為工商業 . 民間經濟與人民財富與日俱增 . 經由政府與茶業改良廠推廣的品茶風氣開始在民間盛行 . 成為家家戶戶日常生活與待客禮節必備的一環 . 此也是高海拔茶區開發的起始年代 . 高茶質的高山茶很快的在80"中搶佔內銷茶品的市場 . 即使價格較高些仍讓喝茶的朋友認為物有所值 .
其中最具指標性是從大阿里山茶區開始 . 受助於阿里山公路的建設完成 . 山區交通不再局限於每天往返兩班的小火車 . 公路沿途區域也得以發展 . 其中梅山鄉碧湖一塊原本種植金針花又荒廢的農地 . 在1978年受到農委會技正張瑞成先生的探勘與政府輔導下開始試種高山茶 . 之後大阿里山茶區包括瑞里與隙頂 石桌也開始嘗試栽種 . . 推算第一次採收約 1982-3年 . 立即以清香甜柔厚實耐泡的茶質優勝於北茶風味而廣受追捧 . 從此陸續有高山上的農家在自家土地栽種起茶葉 . 其中著名地區從大阿里山茶區的瑞峰 太和 樟樹湖 拓展到 石桌 頂湖 達邦 ... 中部的梨山地區也在 90"初加入產茶的行列 . 其中海跋最高到2550公尺的 大禹領 還有臨近的福壽山 華岡 等地 . 最初十年產量不多需求又大 . 採茶次數也由一年三採增加到四採 . 所有製成的茶品仍都被搶購一空 . 當時只要是山上有茶園的茶農幾乎家家有名車並且在山下的特別是嘉義市都另有房產 . 一直到90年代初期才稍見產銷平衡略見部份茶商有庫存到茶 . 這些茶部份是茶質不佳滯銷售留下 . 也有些很好的茶但茶商在前一季買進的量太大 . 新一季的茶又已上市只好擱於倉庫一旁 . 等待來日有空再焙製成功夫茶 ( 2-3分熟) . 有些未立即處理而陳放至今十幾二十年的茶葉便成了少有又珍貴的未復焙陳年高山茶 .


3. 揉捻方式
民國 60年代以前製茶機具不多. 北台灣所產的茶葉其揉捻的方式以手工為主茶葉外型多為直條揉捻狀 . 高山茶大量出現於 80"中以後 . 當時揉捻方式皆以腳踩布球成型 . 相較於1990年前後問市的揉捻機械所製作出球狀茶葉外型 . 早期的高山茶的外形較鬆散不結實如帶直梗的半球狀 俗稱 " 直昇機型 " . 若是更早以前產於鹿谷一代的烏龍茶則常是直條與單葉揉捻俗稱 " 蝦型 " . 大略在1991-2年機械揉撚機問市 . 從此摘採一心二葉的茶都能被揉成漂亮又結實的" 球狀 " . 這不同的揉捻外型也正成為斷代的重要參考 .
中臺灣的南投茶區是從清中就開始種茶 . 一直以來也是臺灣最著名的茶區 . 海跋在 800-1300公尺 . 可說是高山茶最早的發源地 . 所生產的茶葉與技術一直執臺茶之牛耳 . 此茶區所產的茶一直就以內銷為主 . 此區的老茶尚見少數陳期距今 4-50年 . 其年代外型特色為 " 蝦狀 " (單葉揉撚) . 晚一點距今2-30年的老烏龍則是以腳踩揉捻呈半球狀 . 之後就是改為機器揉撚的球狀 .




4. 老茶之焙火與否
不曾復焙的老茶是在 2007-08年開始受到注目與吹捧 . 短短幾年就廣被視為老茶市場主流標的 . 反倒曾焙過火的老茶有被過度貶抑的現象 . 這風潮與改變猶如近5年普洱乾倉與溼倉茶的評價優劣異位一般 .
老臺茶若是長期保存良好又未經復焙 . 那確實是相當難得的茶品 . 其中高山茶與凍頂烏龍更是其中之最 . 但
客觀就事實來論述臺灣老茶的過去與現在 . 在2008年之前絕多數老茶都是以曾復焙過的風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 茶農與茶人對於陳期多年的老茶因為鮮度散失(後發酵)或感染異味或陳舊味 . 這樣的茶品是愧於請朋友與來客飲用 . 所以復焙去除異味是必然與負責的工序 . 只是復焙後所呈現的成品與茶葉本有的茶質會因不同師傅的焙茶功夫而有相當大的優劣差異與各別火候風格 . 這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常難以分辨高下也不易判斷年份 . 而市場上也出現些茶商會用新茶焙火充當老茶販賣這更讓茶友無以是從甚至蒙受損傷 . 因此之故在 2008年之後當有一群茶藝老師開始接觸到無焙火的老茶認為其老味明顯易辨 . 從此推廣之後就被多數茶友接受 . 最初這類的老茶是以低海跋的北茶為多. 在此筆者想特別指出的是 : 過去多數陳茶(特別是高山烏龍茶)都有經過復焙 . 如同90"以前經由香港的普洱茶多數有入倉這都是不可逆的事實 . 台茶再次焙火其目的是為了修飾茶品缺失以維持品質實不應貶抑之 . 至於普洱入倉最初考量是為加速陳化以利銷售不考慮衛生問題 . 兩者同異處不可一概論之 .


5. 功夫茶的焙火
至於復焙與焙火 . 被公認為台茶第一人也是前茶改所所長現為天福茶葉博物館館長 阮逸民先生曾如此評語 : 焙茶的目的是為修飾茶品的色香味型 . 也就是說因為茶品有修飾缺陷的必要所以才須焙火. 反過來說茶品初製後就很完美那就不須再焙火 . 譬如當季的新茶以大禹嶺冬茶來說有其山頭氣與冬茶的節氣香 若在焙火那將會失去這些特色 .
獲頒為台灣十大農業專家也是當今茶改廠農作課課長的 陳國任老師也曾說 : 兩岸茶界各有一重大迷失正好各自偏重在兩端 . 大陸是迷失在追求毛料的精緻度如細毛尖 . 臺灣是迷失在高估製茶技術錯認為以技術能將劣等茶變成好茶貴茶 . 其實要做出一款成品的好茶 . 一定須具備好的毛料再加上好的製作技術 .兩項缺一不可 .
當然焙火的功夫也有其精粹處 . 每個焙茶師父都各有心法 . 皆力求將茶品的優點盡量表現出來 . 並把毛料上先天不足或初製時留存的缺點修飾掉 . 如同平凡的女孩再經由美儀老師的教導懂得掩飾自己的缺點.展現於外的都是最美與最具自信的一面 . 雖然不會每個都變成如林志玲 . 但總是有屬於自己的美麗 . 焙火茶也正同此意 .是經由師傅的巧手再精緻修飾的茶品 .
所謂的獨門功夫茶也是經由焙茶功夫而成的茶品 . 當中的優劣同樣取決於毛料質量與焙茶功夫 . 以筆者來說 . 都是以過季或隔年的高山茶做為焙茶的標的 . 譬如 : 春茶進的量太多賣到冬茶問市還沒賣完 . 這類的茶就會在隔年春季再焙過 . 因為前一年春茶的香氣已所存不多 . 至於其他市面上的焙火功夫茶所選用的毛料就不一而足茶友須自行瞭解 . 在此不便多下評論 .
茶品香氣的形成可大略分為四種 : . 節氣香 . 山頭香 . 樹種香 . 製程香 . 新茶的香明顯在在前三種 . 焙過火的茶香明顯在後2-3種並且茶質有濃縮的感覺 . 臺灣各地的比賽茶都是以品飲 3公克參賽茶浸5分鐘後的表現來評分 . 因此所有參賽茶都是有經過焙火這到功序 . 並且焙過火的茶比較耐久藏 . 所以焙與不焙是各有利弊 .

若是未復焙的陳年老茶經由後轉化的過程茶湯表現比新茶更佳甜柔不刺激 . 在陳期10-20年的期間會有茶湯明顯轉酸的現象 . 這與陳放受潮的臭酸不同 . 是由口腔兩頰生出的酸感 . 當陳期越久酸感會越淡 . 約過了30年會開始轉出藥香 . 這與老普洱的轉化很像 . 至於原有最初的茶質韻味仍會保留也就是說本來是低海拔的茶還是會有低海拔的滋味 . 不會因為陳放久就換了風貌 . 如果是老烏龍茶(最好是高山) 則轉化的就更令人讚賞 . 一般高山茶性寒多飲氣虛 . 老烏龍則有反方向的陳化轉變 . 其性溫飲之常感身體會微微發熱 . 筆者近期曾收到幾款上一代茶農留下的老烏龍距今約 20-40年 . 其中約40年陳期的老烏龍茶湯猶如5-60年代的老六堡與印級茶的綜合體 . 到第7泡幾乎不掉2分味 . 泡到 18泡質都沒變 . 可見台灣老茶實是被超低估的茶中珍品應可多加注意 .

6. 溫良恭謙讓 的老臺茶
大概陳期能跨過 20-25年的老茶都能用這樣來形容
溫 : 茶性溫順不刺激 .
良 : 原茶質與陳韻良好融合 .
恭 : 茶質經歲月淬練恭敬守護最初本質 .
謙 : 香氣謙沖不豔不爭秀雅怡人 . 口留其香意留其韻 .
讓 : 原定位不在陳化 . 卻在無意間靜候禮讓歲月運行而自釀風華 .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

秀林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