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的購物清單

查看明細   前往結帳
  會員登入    

整理 趙莊朱泥的探索

取自趙莊的原礦朱泥
再經長時的陳腐與精練
輔以一絲不苟的全手工法
在窯洞裡一次次的浴火重生
不須印款來彰顯他的不凡價值
一直是古今茶人最佳的侍茶利器

這就是朱泥小品 .

近代朱泥礦主產自趙莊 與小煤窯兩地.
約在1998年與黃龍山四號井一同全面禁採.
傳承古法手工練制.原礦搗碎、研磨、漿溶而成.
所有泥料中最難掌握與成型就是朱泥.不良率也最高.
收縮比達80%要完美呈現做工與泥質須經2次以上窯燒.
傳世美器在泥工型韻的搭配.迴異於名家與造型為主要認定.
古云 : 壺尚孟臣壺所指就是朱泥小品.注湯品茗能更揚香甜柔順.

 

 

朱泥原礦 

朱泥礦土.jpg

右一朱泥礦.練好的朱泥料(皆鵝黃色) 燒成的朱泥壺( 橘紅色)  .  左一紅土礦. 紅土泥 . 紅土壺(礦.泥.壺 三者色澤皆相近似)   .

朱泥與紅土.jpg

 朱泥礦朱泥壺 & 紅土礦與紅土壺

  •  
  •  
  •  
  •  
  •  朱泥生坏 (合歡壺)
    朱泥壺(燒成)&紅土壺 ... 此生坏壺有帶回小店當可上手的 教材壺 ... 見證朱泥在窯燒前後的變化

左一趙莊朱泥-秋水 . 中間與右一皆有添加化工料 (氧化鐵與玻璃水)

朱泥與添加物的不同.jpg

趙莊朱泥泡養前後的變化

 

泡養前後的變化.jpg

有添加化工料的泥料泡養後變化不大

朱泥有添加物.jpg

 

朱泥加養化鐵.jpg


朱泥,在《楊羨名陶錄》中又稱“石黃泥”,由明清至今礦藏量分佈仍豐富廣泛,但如今其中絕質佳品已甚為稀有珍貴。在趙莊、紅衛小煤窯、等處仍有朱泥出產。但約在 1998 年就與黃龍山四號井一樣 . 全部封閉禁挖禁採 . 原挖掘成大窟窿的礦址現已是一塘水池 . 而現今所存的原礦泥料相當有限 . 據當地從業人員的推估如依過去的製壺量 (每月 2-300把)僅可再生產 7-8 年 . 不過近幾個月新增加投入創作的作者甚多 . 恐怕時間會再縮短許多...


已成大水池的主礦區…  此圖是黃龍山礦區的水池


”趙莊朱泥乃朱泥中的極品”為世所公論,而現在眾所議論的“黃龍山富產朱泥”之說,嚴格說來那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說,深究的話黃龍山出產的大多只是紫泥、少量紅泥,而其中的朱泥只占微量且品質不佳。
好多人會把朱泥與紅泥混為一談,其實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細論起來,朱泥屬於紅泥,乃是紅泥中的精品,故並不是所有紅泥都屬於朱泥範疇的,朱泥只是在紅泥中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好的純朱泥礦歷年來就非常少、非常名貴,在幾個朱泥礦區採掘到的朱泥,目前還是屬在宜興任墅趙莊山(西山礦區)大黃石與大黃石之間的夾層內所開採出來的嫩泥,叫石黃嫩泥,泥礦呈土黃色,開採困難最高,產量最少,泥質最好,以前的價格高過紫砂泥的數十倍,朱泥礦源有限,尋礦都是很艱難,再加上採掘困難高,開採到的純朱泥礦都是以斤兩計價出售的。純正朱泥之所以這麼稀有,是因為礦的形成受環境地理因素影響極大。
朱泥深得玩壺人士喜愛 , 主因有 : 其燒成後胎色朱紅鮮麗再經泡養更顯光彩透豔,不須過多花樣鋪陳 . 多呈光貨壺型 . 壺體小巧細緻如纖纖閨秀 . 因為是一目了然 . 所以壺身每一部位的修飾與角度若有一絲茍且就無法掩飾遁形 .
在製作和燒成過程中,純朱泥壺的破損率甚高 ,製壺者和生產商一直視為高難度的產品,做朱泥壺的工價也一直居高不下,在歷史上至今很少人用純正的朱泥礦製作朱泥壺 . 市場上許多添加鐵紅粉所謂的朱泥壺,嚴格來說只是紅色的壺,實質並非真正的朱泥。

遵循古代練制的朱泥,採用夾層內所開採出來的石黃嫩泥,絕不添加任何泥料及化工原料將石黃嫩泥原礦搗碎、研磨、漿溶而成 . 採取明清代傳承的古法手工練制,少數以機械真空練泥;窯燒後呈黃紅色,呈現朱光,擊之鏗鏘聲似玉,觸若溫玉 .

朱泥壺的土質一如其他陶土的成份,除了含鋁、含鈣、含石英為其基本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鐵量極高,大約可達14%到18%,這也是朱泥壺會成為紅色的主要成因(一般陶土如果含鐵量4%左右,陶色呈淡黃;7%左右,陶色呈緞泥;10%左右則呈土黃或淡灰;13%左右呈棕色或咖啡色),

朱泥的原礦土大部份是土黃色的,這與未燒的紅磚是黃色的情形一樣,其穩定度很可靠 . 含火山堆積岩的土礦會較紅些,但可塑性會稍低一點。朱泥不但細膩而且砂質較少,其可塑性比紫砂優良許多,加工拍制時延展性很強,薄片彎曲時也不易撕破,所以古來朱泥壺都能表現的精巧細薄,幾乎可達到2mm至1.5mm的厚度。

但燒結時收縮大約18-22% . 窯燒失敗率比紫砂大很多 . 若說紫砂的燒足溫的成功率約 8成 .  那朱泥應該只有 6成以下 . 再則每塊練好的朱泥其黏性與收縮都不同(每塊每批泥料約 幾百斤) . 常見朱泥陶手每次換泥就又要重新調整一次製作工序 .  或是需加濕相接的脂泥濕度或是手法快些或慢些 . 也因為挑戰性高泥料又難掌握 . 所以很少有陶手與工藝師願意用朱泥做壺 . 估計整個丁山不及5% . 


朱泥壺藝在傳說的評論中有這麼一句話:「一無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陸思亭、惠逸公、惠孟臣,雖然留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於傳說中,而不知其真品去向,所以後人只能從後代的仿作中追蹤其精神和創意。然而,更有甚多的精品都未經署名,那些未曾出現名字的陶家在歷史上曾經製作出更多精于名家的們的作品,所以才會有這麼一句傳說,說是好的壺往往都是沒有署名的,或是沒出名的陶家做的。由這麼一句傳頌可知當時(清中末期起)朱泥壺欣賞和把玩是盛極的風氣。

朱泥壺的燒結火候非常敏感,窯火氣焰會影響色澤的紅潤程度,所以古時大都用匣缽盒子裝在裏面保護燒成,以免出現火疵,或是色澤變黑。

燧道窯 燒結是要形成 朱泥壺 漿面結晶的要素 ...  也是較能表現出接近古時龍窯燒結的氣氛 ...
電窯 與 瓦斯窯 因為都是密閉加熱  . 窯燒過程少了空氣循環流動的氣氛 . 所燒結出的朱泥壺 表面都會少了幾分結晶感 . 胎面略有粉粉的感覺 . 這點也可用來判斷真假老 朱泥壺 ...

現存的 前墅龍窯 沒人敢用來燒結細膩的陶器 . 當然包括最細薄的朱泥壺 . 因為溫度的誤差太大(約有 百度cc的誤差) . 無法精細控制 ...
現仍使用於燒結 砂質較粗的大型陶器

前墅龍窯 . 入口 . 松堆 . 火眼(入材口). 成品( 粗大的陶器).

 朱泥燒到最高溫時,其足溫與結實的玻璃化之間的火候非常的狹窄,約只有10℃之間的範圍,而朱泥壺藝的精髓也在這個小小的區域裏見出真章。不論胎坏成型的技藝施展多麼完美,火候燒煉如果沒有進入到玻璃化的密緻結晶境域裏,雖然已燒結成熟,壺胎和皮質也有著朱泥壺的面貌,但壺身色澤枯燥,皮面乾鬆,不論多麼辛勤拭養,也養不出飽滿甜紅的色澤出來。如果燒煉的火候一不小心求好心切,超過了玻璃化的臨界點,坏身皮質即行惡化,輕微的情形是壺身內部和底部都些微冒泡,壺身略微溶融傾斜,則茶壺尚可使用;嚴重的狀況則通體冒泡,壺身下跌,胎體結構變成海棉狀而全體報廢。若是窯溫控制正確,燒煉到密緻結晶的境域即行停窯,則能成為令人愛不釋手的傳世美品 .... 結實的胎體泛顯著紅潤颽漲熂A. 輕敲時響亮著清脆如金石之音。

近代壺藝講究精工 . 第一次入窯為避免變型 . 壺牆都會裝上一塊 " 墊憑 " ...  出窯後拿下修整再入第二次窯



 

朱泥壺像秀雅甜嬌的玉女,壺形大致都纖秀輕巧,又嬌嫩薄細,器物的造型大多是胎薄、身小、耳細、口秀等靈巧清秀的造型,執拿的姿態必須輕巧柔美(不似砂壺),如運指輕彈似的拿捏斟注,舉動的範圍必須縮小和圓滑,不能讓人感覺到嬌小的朱泥壺像受到粗魯大漢的戲弄。如能更加的講究,則朱泥壺的壺承和搭配的茶器也與紫砂中大壺的組合不同。壺承宜平宜薄,茶器的搭配宜小宜秀,為了讓朱泥壺清秀獨立於桌台,茶巾、茶託、水方等週邊器具,宜以清淡色彩為主要系列。

茶席.jpg

朱泥壺發茶效應明顯勝過紫砂 ,紫砂壺的顆粒結構砂粒感較重氣孔率較大 .  壺身坏胎一般也較厚。保溫性較朱泥好 .

朱泥礦本身的組織結構就較堅實綿密,泥質成份單純,特別是易做薄胎,燒成近似結晶有玻璃相,含氣孔率非常的小 . 導熱快散熱也快 . 小壺泡茶更有助提揚清香甜柔茶湯 .

 
綜合以上的原因可得到下列的結果:壺量的大小若不以計較的話,紫砂壺的蓄熱能力較長,熱氣的氣勢內閉。熱周波彈性較笨,壺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由於質厚與含砂保溫效果較長 。控制茶氣和喉韻的手法須因茶種而採取適當的手法。朱泥壺則因壺小胎薄的關係,導熱快散熱也快.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很容易互相傳達反應,茶氣會較清香,喉韻會較圓滑,對侍茶功用來說的多有正面加分作用也是最能得心應手的茶藝工具。

朱泥壺泡茶特性:適合各形各色茶性寬廣隨和,茶湯敏銳而略帶甘甜,柔滑且不失茶氣,使用朱泥壺的注意事項,朱泥壺的質料已燒至最密緻結晶的玻璃相,含鐵量也高,所以膨脹係數很大,常溫下注水入壺如水溫超過溫度100℃以上有極可能產生驚裂 ,特別是常久未經使用,壺身已經完全乾燥的情況下,壺溫的第一泡熱水不可直接開蓋沖入壺底,否則迅速在壺底出現撕裂的聲音。應該合蓋沖水,先由溫水由蓋上沖下,流至壺身上下四周,讓壺身暖身起溫,第二泡才以熱水以同一手法沖下,使壺身開始均勻發熱,下一次的入茶熱沖就不虞衝破茶壺了。朱泥壺的作工大多精緻薄細,蓋子的邊緣、蓋牆的底沿、蓋口的唇邊、流口的尖端、壺底的腳等小區域都非常尖薄細緻,把持操作時都應該手輕心細,避免碰撞缺裂,以使把玩的珍品傳世人間。

目前市場上聲稱的朱泥壺其所使用的泥料參斥不齊 .
有些泥料,或以紅泥為主再按一定比例添加石黃泥調配練制而成.

趙莊山 ( 西山 )、黃龍山、紅衛小煤窯、浙江等處仍有極少量朱泥。

在2008年左右黃龍山公園附近土地,因有建商開放大型建案,在開挖地基的過程中,發現了珍貴的黃龍山朱泥礦,含鐡量高於趙莊,泥色更加艶紅。 還有一些是由宜興市洑東鎮東面的礦區所開採的嫩泥。還有白泥添加氧化鐵 ( 俗稱鐵紅粉 ) 經過窯燒也會變成朱紅色。以上個中差異不可謂小 . 喜歡朱泥玩家可多加留意分辨 ...


另外 .同樣是趙莊朱泥 . 不同時間與礦層開採 . 不同人練泥 . 不同的窯燒氣氛 . 也會有不同的土胎表現 .
但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 就是泥色會是 泛橘黃色 .
趙莊朱泥泥色燒結後較橘 . 小煤窯的朱泥則偏紅 . 原因是此地的泥料含鐵的比例較高 .

兩地的泥料並無水準的高低之分 . 但在操作上卻有難易的差異 . 小煤窯的朱泥幾乎無法單獨做壺 . 主因是收縮比太高 . 所以近年來幾乎所有的朱泥都是以此兩地的原礦調配而成 . 比例在趙裝 8-9成 . 小煤窯1-2成 . 這樣的燒成率已難維持在7-8成之上 . 若是小煤窯的比例再高到3成以上 . 那就要換算100%全破的機會有多少了 .

左壺約 20-25% 小煤窯朱泥               右壺約90% 趙莊朱泥
小煤窯 30%與純趙莊.jpg

小煤窯30%.jpg

純趙莊.jpg





 TEL : 886 - 05 - 222 -3817

  600嘉義市東區成仁街148號

 TEL : 886 - 05 - 228 -4886

 TEL : 886 - 05 - 225 -5190

Mail : lin.a146@msa.hinet.net

營業時間 : 早9:00 ~ 晚6:30(一到六) 星期日休息

秀林茶莊 ©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