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的購物清單

查看明細   前往結帳
  會員登入    

茶為飲 茶為道 茶為藝

 

『茶的歷史』 中國人是最早發現茶並懂得利用的民族 .
最初記載的典籍是東漢神農百草經 : 神農氏遍嚐百草,日遇七+二毒,遇茶得解。此載明茶葉的解毒與保健功效.
其實茶為日常飲料則始於周朝。一直是皇氏貴族飲品,並做為與犒賞功臣與饋贈外賓的上上禮品。
最早的茶葉貿易是經由絲路外銷至歐洲 . 茶葉的清香與功效深受歐洲貴族的喜愛 . 並演變成為下午茶的品味風氣 .
茶樹的外移與傳播
始於 唐朝贈茶樹於日本學僧,返日後種於比叡山。西元八0五年有傳教大師,次為弘法大師 .
廣泛外移則始於清中末 , 英國以輸入鴉片來換取中國的茶葉後來更偷移禁止外流的中國茶樹與製茶技術至印度阿薩姆等地 . 經過二百多年來的發展輔以科學管理以密集式茶園生產 . 茶不再是原始野生野放型的有機茶樹 . 已成為大量生產的工業化經濟作物 . 發展至今化肥與農藥的使用日益泛濫 . 品質好壞高低相差甚鉅 . 而茶葉也因能大量生產普遍風行於世界 .



『茶為飲』


研究發現中國雲南有世界上最古老原始的茶樹,發現距今  三千多年的茶樹。

世界茶品種類以科學分類大分為六:白茶、黃茶、綠茶、青茶、紅茶、黑茶,分類標準是以製程與發酵程度來區分。 其中產量最廣的為紅茶. 品質與技術要求最高的為綠茶與青茶(烏龍茶)也就是半發酵茶 . 台灣因為地處溫帶海島型氣候雨量?沛土壤肥沃 . 又有高山林立3000公尺以上有百岳之多所以種於高山的茶園環境生長於溫帶與寒帶並存的氣候中 . 在一山一谷間早晚雲霧嬝繞 . 極利優質茶葉的生長 . 香甜柔順厚醇耐泡 . 製茶技術亦高超所產的青茶可說冠於世界難有匹敵 .


茶為飲料在簡易包裝上目前常見的型態有:杯茶、泡沫紅茶、包裝茶、袋茶等 . 而最正統又能表現好茶質韻的方式則是小壺手泡的功夫茶


好茶的特徵當以農改所訂定的專業標準為最好參考性 . 全國各地於春冬兩季舉辦的比賽茶都是極被肯定代表 .

品飲與喜惡是主觀的 ... 主觀是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尊重 . 也可尋找各自的認同 . 但也易形成各說各話或刻意扭曲事實的情況 .

有些資料是客觀的 ... 是客觀就容易建立中立的標準 . 長時間多方探討印證就容易有客觀標準 . 如此則市場健全 . 茶友也有較正確的參考資料 .

評判好茶的客觀標準基本有如下幾個項目

 毛料部份 :

1. 外型 (級別)

2. 色澤

3. 勻整

4. 淨度

茶湯部份 :

1. 香氣

2. 湯色

3. 滋味

4.葉底

 

而茶湯部份 : 色(清)香(正)味(醇)韻(回甘留香)不傷胃。是最常被論及與理解的大綱 .
喝茶的好處有:保健 . 提神 . 降體重、固齒、降三酸甘油脂、補充微量元素普洱熟茶更能護胃養胃減緩細菌痢疾的病害;綠茶與青茶則能健齒消炎抗衰老,其中兒茶素有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系統 .
品茶以沖泡方式的茶湯最好,罐裝茶飲料在製造過程會將茶多酚沉澱物過濾掉,失去多數保健功能。一天飲茶的份量以多次分飲不低於七百CC為佳。


 

 

『茶為藝』


茶文化與禪學同盛興於唐朝,茶由飲而藝而道。則始於唐朝在禪寺成長的茶聖:『陸羽』其所著【茶經】為史上第一本深入講述與分析飲茶的種種所須的類別與優劣,為後世茶人奉為經典。

藝術泛指生活中足以感動人情感與認同的創作,不論是靜態或動態,特別是指美好的面向。
在中國飲茶文化盛興於唐宋文人雅士以鬥茶為雅趣 飲茶風氣普遍與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則始於明代平民皇帝朱元璋廢團茶為散茶省去諸多繁瑣的製茶與沖泡過程。可概分三個時期 :

唐代煎茶的古典主義

宋代點茶的浪漫主義

明代沖泡的寫實自然主義

 

十九世紀以後中國屢受外辱,藝術與生活品味蕩然無存,對於喝茶只不過是喝個味道。上者品佳茗,下者解渴如牛飲,又多功利市儈之徒。頂多文人墨客添點閒情雅興扯些風花雪月少有相關於志業的事。


近年來台灣茶藝文化的發展相當豐富多彩, 近幾年則更寬廣的將茶文化的進行從靜態到動態, 擺設也從點到線到面甚至擴及人我與天地間 真可謂是 一席一室一天地 每一茶席的擺設都是隨著主人的心境與喜好而變化, 也各有其用心與代表的意義。
茶席活動的進行中會茶人會對茶品的資料做充分的介紹, 而茶具的選用也必會兼顧到適茶性與美觀 泡茶的儀態也充分展現賓主之間互動的禮貌 其間或可如古時叢林中茶堂之品茶論道, 亦可如日本茶道之嚴謹正式, 而近代又融合動態的表演如古箏等音樂演奏,或吟詩或即時短講等 .
茶文化目前在中臺 各地相當受到重視與發展。 日本茶道 臺灣茶藝 韓國茶禮 各領一方風采,這是相當可喜可賀的現象。 然而所謂: 形而上謂之道 . 形而下謂之藝 . 道無藝不顯藝無道不明 若離道 . 茶只是飲料,就在色香味上做功夫,就只是表演與在乎感官的享受, 未觸及心性修養的提升。

 


 

『茶為道』

 

佛門禪宗最初修法以坐禪用功止息靜慮為主,即所謂(如來禪)。 喝茶的功用有「降火、提神、消食」等功效,有助攝心入定對參禪打坐有所幫助。 古時(唐朝)叢林過午不食,但許飲茶。當時茶餅內含五穀雜糧,需煮飲如煮飯,故稱為「吃茶飯」,午後之飲食為「小藥」。故稱茶為「茶湯」如藥湯之意。 趙州禪師著名話頭「吃茶去」想必即有此含意在。

公案如下 : 有僧來參訪趙州禪師,禪師問之:最近可曾到此間?來僧答:不曾。師云 :吃茶去。又有一僧到訪 . 師亦問:最近可曾到此間:答曰:曾到。師亦云:吃茶去。侍者一旁見之莫名問 :為何曾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趙州聞而答之:你也吃茶去!曾讀楞嚴經見佛七次徵心而阿難覓不可得,所答心在內 ,心在外,不在內外而在中間皆是迷惑之答。竊感禪師之問機關同此。趙州問機『最近可曾到此間?』 此間者何?一語雙關一指此處一指悟境,答曾與不曾,皆非覺者悟境的回應,自然是錯。要其吃茶()便是吃()藥之意 禪法即佛法,演法應機、機鋒問答、公案提撕、一語雙關用意在印證迷悟,斷佛子之偏,破空有兩邊,啟其證其正知見。正知見即解脫知見。解脫者何?解脫當前的煩惱與迷惑 解脫生生世世惑業糾纏的輪迴此為自覺,解脫塵沙無明亦助眾生解脫生死此為覺他。儻若真有證果之羅漢自了惑業與生死 若無覺他的悲心,則如棄生養父母與教導師友於輪迴苦海中而不顧 ,即使證悟一切法本因緣生滅,本體為空 ,佛仍不表認可甚至斥責為焦芽 ,唯有圓滿自覺覺他方是究竟佛道 且觀世尊證道後仍轉法度眾四九年 阿彌陀佛遍學二百一十億佛國精華建立極樂淨土仍十億劫來接引十方信願往生之眾生直至窮未來際由此可知福慧兩足尊的圓滿 在於無自他分別的同體大悲 還有無休止的無緣大慈

二千五百年前世尊證果後預告下一尊在裟婆成佛者為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的彌勒尊佛。 此間或有出世聖者乘願示現 . 然佛亦在圓覺經上囑咐不能曝露身份以免外道以虛名幻術假冒矇騙傷害眾生 。 以此可知今時若有自稱為佛者皆大妄語之輩當遠離之 。 禪門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指證初果到四果的阿羅漢,亦是天台教義裡的觀行即佛與分證即佛。文殊、觀音 皆然,達摩 惠能亦同 後學者更不用說,然在像法時期修禪悟道證此羅漢果位者尚寥寥無幾,況現時已至末法 佛在大集經上說 :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若不知擇法信願念佛破業力糾纏依佛願力接引往生 仍錯用功夫想自力斷惑證真 直是十人九叉路,白費功夫自損慧命。

昔六祖惠能之法嗣南獄懷讓禪師度光大禪門的馬祖道一禪師有一著名磨瓦不能成鏡的公案。唐開元年間有一沙門道一,在衡獄山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答:圖作佛。師乃取一瓦於彼庵前石上磨。道一曰:磨作甚麼?師云:磨作鏡。道一曰:磨瓦豈能作鏡耶?師答:磨瓦不能作鏡,坐禪豈能成佛?道一有悟隨即問曰:敢問大德如何作佛?師答:牛不拉車是打車還是打牛?道一答:自然是打牛。師云:修行亦同。竊感凡夫此五蘊身與妄心正是煩惱與生死之業緣苦本,以此為修行之所依,實如打車不打牛,亦如要將一朽木雕成莊嚴佛像,此錯用功夫也。

當知佛教各宗門非有門庭自他之見,佛應機說法雖有分別脈絡.然體同行異且終歸於法身淨土。從唐代天台智者大師以來淨土宗祖師皆同是禪宗法嗣直至第十二代祖師徹悟大師,其晚年皆捨禪專宏淨土。到十三代印祖便始終不參雜參禪令佛子專心念佛,承佛大願與自他二力求生淨土即得解脫畢竟成佛。

而淨土念佛亦本是禪。導歸極樂更是各宗之最終歸處。藕益祖師云: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而淨土之禪不須參究但達一心不亂既是『息緣』,名字歷然既是『靜慮』。禪法既是『息緣靜慮』之法。而修禪不念佛可說一無是處。蓮池大師亦曾云 :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禪宗與淨宗共同的祖師《五代 永明延壽禪師》亦在其所著 四料簡 中明白指示

禪淨雙修的利弊得失,勸眾人以信願求生淨土為要,如下 :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話說回頭:自古僧人坐禪參禪飲茶助修之風氣,也漸由寺廟漸漸風行至民間,特別是在宮廷與文人雅士之間氣。鬥茶活動也隨之蔚為風氣 。 立規於唐朝 百丈禪師於叢林制度中明定叢林茶禪制度及作法次第  其中:法堂設二鼓,一者「法鼓」一者「茶鼓」 . 坐僧一炷香後「打茶」一次多至「行茶四五匝」。並設「茶堂」供寺僧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設有「施茶僧」。 而茶會活動從唐宋至清成為寺廟重要活動之一,唐代皇帝也以供養茶(茶餅可串,如一百串茶餅)賜茶為供佛施僧的高級禮遇。法門寺地宮供奉物中有世上現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也是當時皇帝所供養。

古代叢林謹尊佛制例行過午不食 . 若遇僧眾有飲食與營養上迫切需求則特許飲茶 . 唐朝時期的茶湯非單只有茶葉煮泡之水 . 尚可加入五穀等雜糧 .  類似藏人的奶茶 . 而茶水以湯稱之取意如湯藥 . 食之當觀之如解決飢餓如病苦 . 不起貪求之念

 

『茶禪一味』 是最精髓的中國茶道精神 . 當用茶為器 ,以覺為道 ,解脫為本 . 以表 " 世出世法無二無別 " 的深義 . 最早提出的宋朝臨濟宗圓悟禪師著有禪門要書「碧巖集」,他書的「茶禪一味」由日本留學生傳至日本,輾轉至「一休禪師」成為日本代代相傳的國寶。 傳至珠光,融入日本原有文化特色創出東瀛味的茶道。其後「千利休」更將茶道美學與禪法完美融合,當時的茶道師對日本的統治者而言猶如國師一般,即教導君主並且參與政事。

千利休晚年因堅持茶禪本意之樸實與清寂理念與當時的統領喜歡奢華浮誇的豐臣秀吉屢起衝突最後被賜自盡。而即使是自盡,千利休亦一如以往完美展現道風,在最後一場茶會終了交待完所有後事,留下最親近的一位弟子見證其從容赴義後人形容 : 唯有以真與美而生的人,方能以真與美而死。偉大茶人的末日,如同他們此生其他時刻,盡是高雅動人,永遠試圖與宇宙萬物的真理保持和諧,就連邁向死亡也早準備妥善。

 

千利休的後世自此不再參與政事,茶道流傳也往民間推廣,至第三代千宗旦經過不斷改良普及終於徹底重現一代茶聖千利休的風光,倡導「和敬清寂」的宗旨成為此後日本茶文化之主流稱為『千家流』。 『和敬清寂』所強調的是一味清淨(清心)法喜禪悅, 人入茶室 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 卒以天下(心國)太平。

 

日本茶道與佛法皆源自中國,傳至日本便緊密結合,其茶道原意,唯取茶器入三昧,修行觀本性,不擇器之好壞,不論場所之高下,藉茶事修行。若取茶時心只在茶,無絲毫餘念,始終在取。放時心亦如前只專心於放,取下一物時心自然而去,無論如何神不放逸,唯入茶之三昧。此於茶道之修行也。頗契合禪宗的中心觀念『息緣淨慮』。

以上是古代中日茶禪的思想概略。 客觀來說日本茶道注重進行的過程中任何一細節動作,也有明確的規範其態度必定恭敬到位,這用意在令茶人在行儀中定心在一處,內含和敬清寂的精神。日本文化傳統一貫以嚴謹的外在行為來匡塑內涵,這著實也值得我們學習與參考。然而日本茶道演譯至今似乎偏重於生活美學的藝術性,其所謂的『道』也多著重在抹茶的進行方法與過程,要求表現外在嚴謹禮節,乎略了真正的『道』是內心自性的證悟與解脫的覺證,似乎又落入「有禮無體」的病垢中。但不可否認日本重視傳統的態度仍是值得我們尊敬。孔子曾說 : 禮失求諸野。若無日本人這種尊重文化千年不變,不盲目破舊立新的民族性,在中國幾近失傳的農禪風範與茶道精神也早已蕩然無存無有今日復興的一天。

日本其尊重茶人如道人一般,到現今仍是如此,多年前吾有一友人赴日參學入關時被檢查行禮有許多茶具, 日本官員問其工作,其不擅日語就拿出名片,載明是茶文化工作者, 結果海關官員馬上對其鞠躬敬禮並立即放行, 由此可見一般  

 

 

 

結語 茶禪一味之我見

 

若論中國茶聖與禪師相較有此一云: 趙州至此而陸羽未曾至此。

唐宋時期叢林藉茶入道方是茶禪一味,表示世出世法無二無別的法意.

近代相關於此有一佛門公案,正可以事顯理: 已故當代淨宗大德 李炳南老居士 昔日在家中獨自喝茶 其侍者 鄭聖揚居士由外返回見而問候: 老師在喝茶呀 老師答曰 我在念佛 老師當時搔頭不解其意 老師知其心思就叫其過來再進一步對他說 我喝茶時心裡還是在念佛 而等一下要講經勸人念佛現在喝茶是要讓喉嚨舒服點才好說話。 筆者竊想所謂茶禪一味 茶佛一味 不也正是如此 「茶」飲茶是生活之事代表「世間法」 「禪」是覺悟之學代表「出世間法」 世法出世間法無二無別此正是「一味」 所以念佛之人一心專唸阿彌陀佛 自然隨問應機之第一念也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這何嘗不是茶佛一味茶禪一味落實於日常修行生活的最佳演譯。

 



 TEL : 886 - 05 - 222 -3817

  600嘉義市東區成仁街148號

 TEL : 886 - 05 - 228 -4886

 TEL : 886 - 05 - 225 -5190

Mail : lin.a146@msa.hinet.net

營業時間 : 早9:00 ~ 晚6:30(一到六) 星期日休息

秀林茶莊 ©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